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财经股票 > 网站首页 财经股票

康养产业六大盈利模式「山东康养项目有哪些」

  • 财经股票
  • 2022-12-14 16:38:25
  • 来源:

养老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得比较早,而且该国在应对此问题时做得比较好。他们从规划和法律、制度建设出发,以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为基础,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包括养老、医疗、介护等在内的多种社会保障制度;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比如,有老年人就业、老年住宅、支持企业参与养老事业等等,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相关政策体系。在一系列政策支持和引导下,企业、社会主体纷纷积极参与到养老产业建设中,与政府携手形成养老产业发展的合力。

来源 | 焦扬

1

从政策体系看日本养老产业发展

养老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得比较早,而且该国在应对此问题时做得比较好。他们从规划和法律、制度建设出发,以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为基础,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包括养老、医疗、介护等在内的多种社会保障制度;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比如,有老年人就业、老年住宅、支持企业参与养老事业等等,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相关政策体系。在一系列政策支持和引导下,企业、社会主体纷纷积极参与到养老产业建设中,与政府携手形成养老产业发展的合力。

相关规划与法律保障

一是在应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上,日本不仅中央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规划战略,引导养老产业发展,各个地方政府也发布类似的相关规划。中央政府层面的规划主要包括:《长寿社会对策大纲》(1986 年)、被称作“黄金计划”的《老年人保健福祉推进十年战略》((1989 年)以及众所周知的“新黄金计划”,即《新老年人保健福祉推进十年战略》(1994 年)和《高龄社会对策大纲》(1995 年)等。

二是保障老年人权益的相关法律的制定。日本政府自20 世纪 50 年代末就尝试通过立法来解决养老问题,1959 年出台的《国民年金法》从经济来源上解决了老年生活的问题;自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至今,日本先后出台十几部与养老问题相关的法律,例如:《老人福祉法》于 1963 年出台、《老人保健法》于 1982 年出台、《护理保险法》于 2000 年出台等,不断完善老人福利保障体系,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养老,提高行业效率,为日本养老产业的持续运转提供了保证。尤其是2000 年开始实施的介护保险法是日本养老商业化爆发的关键条件,老人仅需支付 10%的介护费用就可以享受介护险的全面保障,这一险种使老年人原本存在的支付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同时也为养老机构的健康持续运营提供了资金充足度的支持,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老年护理问题。

三是建立起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养老护理机构设置、申办、营运及管理等的评估体系,出台了相关条例、法令。如:日本政府在 1987 年颁发了《社会福利士及看护福利士法》,规定了看护福利士应当具备的专业技术知识能力和相应工作能力,并推出资格证书制度。在 1992 年出台了《福利人才确保法》,从法律层面对福利人才的培养、福利人才的经济、社会地位予以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日本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即由养老保险、劳动保险、医疗保险、介护保险等组成的社会保险体系。

一是三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第一个层次为国民年金,即涵盖了全体国民,凡是在日本拥有居住权的 20 岁至60 岁居民,要求必须参加国民年金保险。第二个层次是与收入关联的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企业雇员和公务员等在参加了国民年金保险基础上,依据其不同的身份分别参加厚生年金保险或共济年金保险。第三个层次是根据个人需求可任意加入的养老保险,其中以私人机关经营管理者职业养老金保险或公司养老金保险为主,加入的条件是以加入了第一、第二个层次养老保障为基础。

二是在老年人医疗问题的解决方面,根据情况和形势的变化,不断优化和完善老年医疗制度。比如,在 1973 年日本就开始尝试为老年人提供免费医疗的制度,但这一制度明显增加了政府负担。1982 年,日本又出台《老人保健法》,从老年疾病的预防入手,明确规定:凡是 40 岁及以上的国民可免费享受疾病预防诊断和检查等服务,而年满 70 岁的老年人可享受免费医疗服务,以改善老年人的医疗负担。2008 年,日本又出台了“高龄老年人医疗制度”,该制度规定,75 岁以上老年人的年收入如果超过 370 万日元,则 30%的医疗费需要个人承担,以减轻财政压力。在 2014 年,开始实施“诊疗报酬”制度,为缓解医院床位紧张的压力,该制度为紧急出诊业绩较多的医疗机构增加了报酬,并大幅度削减医院的重症患者床位,推动医疗体制向着“偶尔住院、基本在家接受医疗服务”的方向转型。

三是为满足越来越多老年人不断增加的护理需求,日本在 2000 年出台的介护保险制度中,强制所有国民从 40 岁开始缴纳介护保险费。该保险可以为 65 岁以上需要护理的老人以及 40 岁以上未满 65 岁因特定疾病而需要护理的居民提供照顾和护理服务。

小规模多功能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推出

近些年来,日本推出的小规模多功能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即老年人可以在家里养老,小规模多功能社区服务站,向所有老年群体提供日常护理、上门服务等。这种模式的好处既没有打破老年人原本的社交圈子,让老年人仍然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又能充分发挥社区既有的所有服务功能。在老年人医疗需求问题的对策上,日本一方面是鼓励医疗机构积极办理介护机构参与介护;另一方面,则是鼓励养老机构积极与附近医院进行合作。由于日本的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执业许可范围不同,养老机构一般只设置长期护理、康复训练和简单急救等医疗服务,而疾病治疗则需要与附近医院合作。

老年公租房体系的建立

为实现老有所居,日本积极发展老年公租房。由政府征用房地产企业建设的专门提供给老年人使用的集合住宅,将这些住宅以较优惠的租金租给老年人居住,通常以房租补贴的形式给予租住的老年人。地方住宅供给公社也出资建设了专门提供给老年人的住宅,供 60 岁以上的家庭使用,并以押金方式提供使用权。除此之外,日本还建立了低收费标准的公立养老院。

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主体积极参与

日本在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政策引导上,一方面出台与老年人直接相关的医疗、养老、护理、住房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另一方面还鼓励企业、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养老产业。一是鼓励引导企业积极举办养老机构,参与到养老产业建设中。日本积极鼓励企业建立私立或公益性的养老院或护理机构来缓解公立养老院床位过度紧张的压力,对于参与的企业,政府则给予土地、税收优惠以及政府金融机构提供长期低息贷款等鼓励政策。与此同时,政府也通过建立行政许可制度来规范企业运作私立养老院和护理机构。除此之外,日本还实施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来鼓励企业建立补充年金计划。

二是鼓励社会人员积极从事护理行业,并在护理行业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在日本,护理专业学习期间可以获得补助金。除此之外,日本在护理行业实施比较开放的政策,先后从菲律宾等国引进外籍护士,以缓解国内护理人员不足的压力。

三是鼓励大学设立护理人员培训专业并开展相关科研。日本部分大学已经设立了护理人员培训专业,面向高中应届毕业生,入学后将进行 3 年护理专业相关的学习。此外,一些大学也积极开展老年学相关研究。

出台政策鼓励老年人就业

日本在 1971 年颁布了《高年龄者等雇佣安定法》,强制性地要求企业提供“导入继续雇佣制度”、“提高退休年龄”、“废除退休限定”三选一的措施。2013 年制定了《继续雇佣制度》,规定企业有保证老年人就业的义务,并要求废除对招聘年龄的限制,以保证 60 - 70 岁愿意且有能力就业的老人能够顺利再就业。此外,日本在每一个城市都建立了“老年人才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寻找工作的平台和临时、短期的就业机会。日本通过鼓励老年人就业来缓解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负担。

2

日本养老产业的盈利模式

日本养老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磨合,养老体系已经基本成熟,超过 70% 的养老机构能够实现盈利,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争相学习的成功范例。日本养老产业的盈利模式是以长期介护保险为基础,以产业生态圈构建、人性化及精细化管理、连锁化及标准化运营为增长点的模式,该模式的成功源于日本养老机构在经营与管理方面的出色表现。

介护保险消费支撑

介护保险直接解决了日本养老服务的支付问题,成为日本养老机构能够实现盈利的核心要素,因而介护保险是日本养老产业体系运作的基石。

日本介护保险将参保人分为 7 个介护等级,并以与介护等级匹配的护理服务作为参保收益方式;同时,允许社会性的养老机构参与提供介护保险服务。因此,养老机构和保险参保人皆能从中受益。对介护保险参保人而言,在入住养老机构时,除了 10%的介护费外,只需承担住宿费和餐饮费等,其余皆由介护保险支付,个人自付费用仅占总费用的 25%左右,这极大保障了参保人对养老服务的支付能力并提升了消费水平;对于养老机构而言,提供标准化介护保险服务,不但操作难度低,而且能够获得稳定的保险收入,不需要考虑财政负担,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目前,在日本普通养老机构的总收入中,介护保险收入所占比重已达到 70%,已然成为日本养老机构最稳定的收入来源和盈利保障,因而,介护保险是日本养老机构盈利模式的核心基础。

产业生态圈构建

构建产业生态圈是日本养老机构增加盈利来源的重要举措之一。日本将生态圈的理念引入到养老机构的运营领域,主要体现在围绕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将各类专业服务商集聚在同一个系统中,形成一个服务的闭环。

一方面可以使服务商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不断做大做强系统,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可以锁定客户资源,并引导客户需求内部流转,实现系统整体的协同共赢。目前,日本养老机构对产业生态圈的构建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小循环,将护理、康复、医疗等刚需型服务模块纳入自身运营体系,通过自主运营,创造生态竞争优势,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二是大循环,将旅游、培训、娱乐、金融等非刚需型服务模块交给专业服务商运营,通过动态评估与筛选,不断优化服务供给体系,形成完善的养老服务生态系统。

以日医集团为例,其在长期护理的主要业务领域发展稳定后,还逐步涉足了医疗康复、健康管理、教育培训、儿童看护等多个辅助业态,由小入大,对养老板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17 年其主营业务收入年增长率达到 14. 5%。同时,日医集团医疗板块利润贡献占比达到 39%,成为仅次于养老板块的利润增长点。可见,构建产业生态圈是提升养老机构盈利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人性化、精细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以人的需求为导向,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健康需求,提供细致的针对性服务,讲究极致体验;精细化管理,强调极致管控,从细微处着眼,把运营管理做到层层优化,通过点点滴滴的改进,积小胜为大赢。人性化与精细化协同管理,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平衡共赢。

人性化与精细化协同管理是日本养老机构运营的核心竞争力。其养老服务既在睡眠质量、饮食营养、洗浴方便等方面进行人性化细节设计,照顾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又通过开展主题活动等多类型的方式提升老年人精神成就感,还将机构日常管理工作细化分解到具体行为、动作、频率等,并不断分析改进,提高运营效率;更能从生命周期角度进行人力、物力、行政成本管理,实现成本整体优化。通过人性化精细化管理,日本养老机构一方面可以通过服务溢价提升机构收入或入住率,提高盈利能力;另一方面能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减少无效支出,降低运营成本。

连锁化、标准化运营

连锁化运营是日本养老机构提升盈利能力的另一重要举措。通过连锁化运营,一方面可以快速扩大机构和床位服务的规模,降低采购和管理成本;另一方面,能够通过连锁化培训系统提高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解决养老人才缺乏问题。此外,养老机构经过连锁化发展,拥有了品牌与规模,不仅可充分发挥规模效应,更有利于未来企业融资和社会资源的整合。

目前,日本养老机构连锁化运营主要是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来实现:一是设计标准化,每个连锁机构的设计方案都能兼顾老年人安全安心生活和介护人员易于护理两大设计准则。二是销售标准化,通过场地相关基本条件的标准化、建立入住企划方案以及营业企划方案等方式,最终实现六个月达到满床状态的目标。三是设备标准化,包括各个设施设备基准的标准化、所需设备备齐为止流程的标准化以及各个设施追加设备一览表等。四是培训运营标准化,主要是建立培训体系,并实现运营基准的标准化。

在日本,有超半数的养老机构开展连锁化运营,占机构总量的 56%。如,日医集团以平均每年 3 -4 家的开业速度进行连锁复制,目前,已拥有 420 所养老机构和约 1400 个服务网点。

3

借鉴与启示

日本与我国同属亚洲国家,在文化背景、老年群体身体素质等方面有一定的共性,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呈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日本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以便我们提前谋划、积极应对。

一是应以夯实基础为主,重点学习日本前沿的服务理念、精细化管理模式、成熟的介护技术、标准化的服务体系等,并结合我国老龄化实践,逐步构建我国养老机构的差异化核心竞争力。

二是应从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推动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等多方面综合施策。在顶层设计方面,加强对养老产业的规划和顶层设计,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实施更为积极的养老政策,补齐养老地产、金融等政策短板,及时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社会主体、企业和个人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中的作用,合力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