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资讯 >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贷款平台高利贷 受法律保护吗「很多人不知道」

  • 新闻资讯
  • 2023-09-15 08:56:35
  • 来源:搜狐

随着去年P2P在营机构的全面清零,剩余的业务也在加快清退,比如玖富普惠等,正在通过政企协同的方式推进到期债务的结清和出借人款项的兑付工作。但是网贷行业并没有因为P2P的清理而变得“太平”,诸如助贷平台等机构仍然活跃在市场上。

众所周知,放贷业务系属金融业务,存在准入门槛。一般而言,贷款平台的运营主体应当取得监管部门批复的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有资格从事放贷业务的金融牌照。

但是很多助贷平台并没有,它们仅仅是通过注册一家无资质的科技公司,开发一款手机APP,引入正规持牌机构在线放贷,给许多金融消费者带来困扰。下面就一起看看到底有什么风险。

第一:存在“阴阳合同”的风险。

为了让大家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我们通过“黑猫投诉”来搜索“阴阳合同”关键词,发现共有21000多条记录,并且百分之八十属于网贷领域。其中反映较多的问题有:

1、申请贷款的时候和放款后显示的还款计划差异巨大。

2、借款合同金额和实际到账金额不一致,到账金额少了很多。

3、无故被收取服务费、保险费、担保费等一系列费用。

这些问题均是网贷行业的“老大难”问题,作为一名金融从业者,深知金融行业监管政策的严格,因为如果放在普通银行,这些问题早就被移交至银保监等监管部门处理了,奈何这些机构是网贷机构。这也说明:网贷行业的监管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

第二:存在强迫借款风险。

现在的网贷机构变得非常“狡猾”,把APP的借款按钮设置为“一键借款”,只要借款人一点击,就会联动查询个人征信、大数据分析、借款额度测算等一系列程序。很多时候,不管借款人有没有意愿,只要点击按钮,就自动借给他们资金并要求高息还款,不禁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而且在办理续贷业务时,很多网贷机构习惯性运用“连续同意”策略,将合同条款中加入“续签”内容,变相剥夺消费者选择权,申请简单,取消则难比蜀道,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在贷款场景下,还有可能构成犯罪。恳请互联网平台,切勿抱着小聪明,一定要知止。

第三: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相信大家都有感受,如今在刷短视频或者浏览新闻页面时,呈现给我们的广告非常具有导向性和针对性,比如我们平时喜欢下载网贷APP,刷新闻页面的时候就会持续推送网贷类广告。不仅如此,一旦我们点击进去后,会有各种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打进来。

这就是典型的通过大数据“精准营销”,同时这些现象的背后也透露出,借款人的个人信息已经被泄露了。但在监管部门的规定中,这是违规行为,而且是高压线: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收集消费金融信息时,银行、支付机构应当明示收集、使用消费者金融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留存有关证明资料,并在协议中以显著方式尽可能通俗易懂地向金融消费者提示该同意的可能后果。

所以助贷平台的这些行为不仅没有提前告知消费者,获得消费者授权同意,而且还直接用于商业用途,性质非常恶劣。

总而言之,监管部门曾经说过:所有金融活动必须纳入监管范围。期待网贷合规那一天早点到来。#助贷平台乱象#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行长聊金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