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资讯 >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三角债案例「地方债的风险」

  • 新闻资讯
  • 2024-02-19 09:02:31
  • 来源:搜狐

新华社记者潘晔

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记者调研了解到,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变形走样的联保、互保制度已成为诱发区域性金融风暴的导火线,“担保圈(链)”引发的信用风险,让许多涉足的实体企业遭遇“连坐”出现震荡式休克,部分银企甚至出现了草木皆兵的“惧贷”。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强传染性、高敏感性的“担保圈”危机,杀伤力堪比上个世纪的“三角债”。借鉴“三角债”危机处置经验,或可推进担保圈风险化解,江苏以此为“镜”进行探索。

“担保圈”危机从2012年开始集中爆发,并从“长三角”地区蔓延至全国多地。记者近期调研了解到,受制于多重因素,“担保圈”前清后冒的情况短期内没有得到根本抑制,新增担保链条、单个担保链条保证关系增多、“担保圈”间因新增保证关系而交织等情况也难以杜绝。

记者在“长三角”地区某市调研发现,该市最大的担保圈有7000多对保证关系,企业间担保关系错综复杂、交织渗透,几乎囊括了该地区所有重点企业、集团、平台和银行。一旦某家企业出现风险,担保链、担保圈上其他原本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均会不同程度遭遇“连坐”。

“比资金链断裂更可怕的是信任危机。”调研中,不少企业主坦言,过去是银行追着企业放贷款,后来是企业求着银行放贷款,大量贷款的投放推动经济高速攀升。但现在“担保圈”乱了,银行不信任企业,企业之间和银行之间也互不信任,不仅是银行对企业贷款“踩刹车”,企业也“惧贷”,如果赚到了一点钱,企业首先想到的是提前向银行还款。

尽管银企信用体系“红灯”频闪,但担保仍是现阶段银行和企业都能接受的“主流”选择。记者了解到,在当前银行信贷业务中,房地产抵押贷款占比不及1/3,担保贷款占比高达40%-60%。工商银行相关人士说,由于过度依赖担保缓释风险,一些银行几乎放弃对第一还款人现金流的全面评估。同时,部分银行创新出“联保”担保方式时,也未能充分考虑行业高度集群性对担保能力的影响及经济下行期风险倍数放大的风险,致使联保贷款常常“联而不保”。

记者在江苏调研时,不少受访专家感慨,担保圈等出现类似贷款风险并不是新问题,上世纪企业“三角债”问题与当前“担保圈”在风险成因、传染方式等方面均具相似性。

首先,都是过度刺激投资引发“疯狂”。“三角债”与“担保圈”问题产生的宏观背景都是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导致的后续资金不足。“三角债”主要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投资热,企业投资高涨,但自有资金或政府拨付资金不足造成资金缺口,不得不拖欠上、下游资金。而“担保圈”风险诱因是“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刺激下,大量投资项目上马,企业通过互保、联保获取银行贷款进行扩张。

其次,都是违规成本低造成信用缺失。“三角债”与“担保圈”都源于信用缺失、利率过低以及市场缺乏惩罚机制,使得商业交易中的净负债者有利可图。由于不偿债的机会成本和违约成本较低,导致企业间互相拖欠货款、挤占资金,随意担保。

最后,都是火烧连营式一损俱损。实践表明,“三角债”和“担保圈”二者牵涉企业面广,资金拖欠金额或担保金额大,均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以及社会的稳定,越来越多的企业陷入债务死扣或担保漩涡之中。

记者了解到,化解“担保圈”风险各地都想出了很多办法,包括贷款展期、续贷、“以时间换空间”、“债务平移”、引入战略投资、“风险池”等,但都没有都触及担保圈实质,只是延缓风险的集中爆发时间。“"三角债’危机的最终解决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政府强力介入,主导风险排查和化解;二是银行注资,缓解流通压力。”江苏银监局相关人士表示,“三角债”问题的解决经验对担保圈风险化解带来启示,江苏也在实践中探索出“三步走”。

第一步摸清底数,揭示风险全貌。“化解风险必须摸清总体风险状况,看不清风险脉络、找不准关键节点,就好似盲人摸象、管中窥豹,不可能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施策,科学有效地进行"破圈解链’。”常州银监分局相关人士表示,从2013年起,他们借助科技手段绘制本地区“担保圈”关系图,目前已识别担保圈1094个,通过逐圈分析归纳和风险综合评价,重点针对关系复杂和风险较大的“担保圈”找出关键节点和需要割断的链条,指定牵头行制定风险化解预案科学施策。经过一年多实践,辖内部分“担保圈”总体复杂程度得到控制并趋于简化,10户企业以上“担保圈”占比由2.12%降至1.92%,多数银行10户企业以上“担保圈”的授信企业户数均有所减少,遏制了“担保圈”风险过度集中趋势。

第二步政府实时介入,推动风险防控。“当市场失灵时,有形之手必须给力。”业内人士称,政府在必要时介入进行救助,有助于抑制风险的蔓延和恶化,特别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担保圈”风险化解过程中,当地政府承担了重要的协调、处置工作。比如,无锡市政府出资建立一定金额的偿贷周转基金供还贷专用,由政府专户管理;在“担保圈”风险相对突出的宜兴地区推动建立金融安全示范区,联合维护示范区内金融生态安全。常州市政府出台了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在建工程抵押、“轮候抵押”、“三权”抵押等指导意见,着手筹建实力较强的政府背景市级融资性担保公司,提高企业有效抵押品利用效率、创新融资渠道和担保方式。

第三步稳定授信,控制风险蔓延。从地方探索看,一种是探索企业授信总额联合管理机制。比如对担保数额较大的“担保圈”风险企业,由国有商业银行牵头实行联合监测、信息共享、早期干预和协同处置,解决银行擅自抽贷、过度压贷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数据显示,2013年试点以来,已有51户、超141亿元授信纳入当地企业授信总额联合管理框架协议,多家“担保圈”核心企业资金链风险得到有效化解。另一种是探索建立“经济金融安全示范区”。也就是选取当地“行业重要性突出、授信规模突出、相互担保情况突出”的12家骨干企业,相关本、异地银行36家,签订《政银企合作联合公约》,涉及贷款总额202亿元,超过该县级市一地贷款总量的15%;推动建立主办行制度,采取存量与增量区别对待的方式,稳定存量授信和担保,增量授信一律组建银团,对新增担保及投资采取企业申请、银行及政府核准机制,引入地方政府加强监管和政策支持,提高公约执行效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