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资讯 >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央妈降准降息「9月降息」

  • 新闻资讯
  • 2023-11-23 09:02:05
  • 来源:搜狐

时隔三个月,降息再次到来,5 年期LPR下调了15个bp,超市场预期。而同样是喂奶,此次的动机和面临的环境却与5月的情况截然不同。

1 市场环境

众所周知,全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已经不再强求,上个月的会议把全年经济目标的定位已经改成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而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基本上是全年市场的期待,所有政策出发点都源于此。一旦大前提改变,下半年所有经济逻辑都要发生改变。

最主要的原因,自然还是房地产。这个积压了20多年的问题,终于成为了拉跨经济的导火索。如果说上半年的降息,是为了给这次经济调整的马拉松充能补水,那么这次的降息,只能说是被掉头向下的市场牵着鼻子走了。

2 降息的传播机制

7月刚出来的社融超预期的低,反应了市场上再多的货币,也没有被实体经济吸收。那为什么还要再降息放水呢,这里其实是有一些门道的。

那就是MLF与LPR的联动的事。

5月份的那期,已经讲过一次,MLF在前,LPR在后,而且在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中,LPR已经不仅关联贷款,也顺便关联了存款。

对比一下我们就会发现:

上一次MLF没有降,但是LPR主动下降了15个bp,所以可以看成是主动降息,市场一片欢腾。但本次是MLF先下降,牵动了LPR的下调,所以说是被动降息。那么MLF为啥会降?

通常我们缺钱,会管商业银行借。那商业银行要是缺钱,会管谁借呢?

通常有两个渠道:

1)管央妈借:也就是MLF之类的工具

2)管银行同业借:金融机构内部倒腾倒腾钱,互相帮个忙

虽说都是来帮忙的,但就怕有时候这两个渠道之间,也会互相抢生意。而本次MLF的“被动”缩量降价,主要是因为它比银行同业市场高不少。因为性价太低,所以无人问津,这跟房价一个道理,有价无市,所以该下调就得下调。

当下银行不缺钱,缺的是好的投资项目。就连以往最可靠的按揭贷款,最近因为不少居民开始流行“提前还贷”而规模下降。

那这个在市场中淤积的流动性,向央行层面传导,就是大家对MLF这种有价无市的融资利率产品,没啥兴趣了。

从民间佛系传染到了金融机构的佛系。

毕竟,商业银行可通过发行同业存单等方式进行融资,总的来说成本比MLF更低。所以这次降息,更多的是由市场的供需关系决定。那很多人可能会关心,既然是资金的供需错配,那未来还有多少降息的空间呢?

3 继续降息的约束

其实,LPR再下降的制约力还是不少的,比如:

1)存贷款利差倒挂

从1年期LPR报价看,当前3.65%的水平已相对偏低,若再考虑信贷供需矛盾加大、银行‘应投尽投’下对优质企业的贷款利率点差压降,流动性贷款的利率水平或更低,甚至与部分定期存款定价形成倒挂。若继续引导1年期LPR下调,也容易加剧企业的套利行为(真的恶意存款了),加大资金空转风险。

上午驾校群里的聊天截图

不过,若后续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消费、投资等修复力度持续偏弱,1年期LPR利率仍有下调空间。

2)中美利差倒挂

这个月美国通胀数据有所好转,所以市场预计,美联储加息节奏将来会有所放缓。受此影响,我们的降息空间得以一定的释放,但仍然受制于中美利差倒挂,所以也不可能过于激进的降息。

3)汇率贬值

降息虽然能一定程度上刺激经济,但如果和美元等主流货币形成利差,将导致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过度贬值。这也是政策层需要考虑的制约因素。

综上,后期持续降息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

4 对市场的影响

降息,因为下调资金成本,会刺激投资,进一步增强流动性。所以整体来看,本次降息对股市和楼市是一种利好,但并不是影响其走势的根本逻辑。

首先从幅度上看,力度并不算很大,边际刺激效果有限,尤其是对居民端来说,只能算是毛毛雨。

正如很多网友所言:“降不降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缺利息,缺的是本金。”

另外,此次降息的大环境,是刚刚放弃了小目标,而且近期房地产的问题还在持续发酵中,所以难免市场会有些泄气,可能更多的把这次降息解读为“不得不”,而不是马力全开的“向前冲”。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现在战士的士气,大家觉得如何呢?

既然JJ账已经相对没有那么重要,此次降息利好有限,不妨再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